(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青少年的近视预防和治疗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越来越被重视,但是追溯其根源,保护学龄前儿童的“远视储备”这一点却往往容易被忽略。
所谓“远视储备”,是指新生儿的双眼都是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常,直到学龄前基本达到正常。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呈现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第三届国民视觉健康高峰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7%,高中生为80.5%,而且这个比例仍然每年以1-2.5个百分点持续增长。
“远视储备”被忽略,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家长对视力保护认知不足。从出生到6岁,孩子的眼轴变化非常快,尤其3-6岁是儿童视觉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家长要很好地控制孩子的近距离用眼。如果眼轴增长过快,“远视储备”会被过早透支,就会发生近视,且近视的发展不可逆。放任各类电子产品的使用,会给儿童的视力带来严重伤害;另一方面则是学龄前儿童每年视力检测缺乏机制。尽管各地将青少年近视防控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但是0到6岁学龄前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仍以付费自愿为主。防治机制不健全,预防近视“关口前移”不够,也未能做到全覆盖。
对此,我们建议: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高度重视学龄前儿童的“远视储备”保护问题的氛围。当前,对于学龄前儿童“远视储备”概念,整个社会的认知还不足。建议在社区、医院、幼儿教育机构、公共区域等,加大宣传力度,呼吁广大家长、全社会高度重视学龄前儿童“远视储备”不足问题,从而将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治“关口前移”。
二是探索推行学龄前儿童近视防控多学科MDT门诊建设。MDT门诊,即多学科联合门诊,通常由来自3个以上相关学科、相对固定的专家组成工作组,针对某一器官或系统疾病,通过定时、定址的门诊会议,提出科学、合理意见的临床治疗模式。据我了解,闵行区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今年4月开设了青少年近视防控MDT门诊,这是全市首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的青少年近视防控MDT门诊,经费为镇卫生服务中心自筹,费用进医保。建议在条件相对成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探索开设青少年近视防控MDT门诊,实现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定期检查,全面落实0—6岁儿童“远视储备”筛查,及早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尽早排查治疗,及时向家长普及儿童用眼健康知识,开展视力健康指导,努力提高全市青少年近视预防、治疗的成效,更好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