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记者来到湖北荆州沙市区岑河镇木垸村,见到不少游客驾车慕名前来“组团”游玩。从户外运动基地打卡水上网红桥,到东方神木馆一览千年金丝楠木,再到生态体验餐厅品尝地道农家菜,昔日的小乡村已变身为网红打卡地。
华丽转身的背后,是沙市区“村社互联、城乡共建”活动赋予了木垸村“第二次生命”。近年来,沙市区组织城市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企业与农村“结对子”,推动“美丽乡村一日游”。以人才赋能乡村蝶变。
这样的例子在荆州市还有很多。在公安县,当地组织10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6000多名党员干部下沉镇村一线,常态化开展爱心敲门、认领微心愿等活动;在松滋市,打造城区试点课堂、乡镇实践课堂、农村留守课堂的三级服务网络,开展各类志愿服务。
人才“沉下去”,乡村“活起来”。今年年初,荆州在全市实施“一村多名发展顾问”计划,选聘4174名村级发展顾问投身乡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中。经过半年多时间,村级发展顾问在荆州大地遍地开花。
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作为湘鄂西革命老区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里农业、渔业资源丰富,鱼米之乡涵养了马山民歌文化、砖雕文化。
2019年,马山镇蔡桥村发展顾问肖山回乡后,经过大量调研发现,村里红色遗址多、村户庭院大、可利用空间足,只要利用传统建筑技艺对人居环境稍加改造,发展乡村旅游便大有可为。
小庭院,大文章。肖山发挥自身技能优势,将青砖烧制雕刻工艺融入庭院景观打造,把32户庭院纳入改造计划。在肖山的带动下,村民们加入改造队伍,参与房前屋后闲置土地整治。村里“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逐渐多了起来,“院景”变“风景”,庭院的“方寸地”变成了“增收园”。
如今,蔡桥村发展了双黄咸鸭蛋、荷叶茶、北湖鳙养殖等特色产业,以农旅融合、红色旅游为抓手,乡村旅游迈上了新台阶,年均接待游客1.5万人次。
近年来,荆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统筹人才、项目、资金等优质资源下沉倾斜,盘活阵地、用活资源、激活要素,在融合发展中实现共建共享,让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新时代文明和谐景象遍布城乡。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