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讯息:在“重返”儿童节中重拾童心

2023-06-02 10:05:39    来源:南方日报    


【资料图】

高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逢“六一”儿童节,很多成年人也“不甘寂寞”,纷纷在这一天“重返”童年。日前,一项面向1001名青年的媒体调查显示,74.9%的受访青年感觉,现在年轻人过儿童节的现象普遍。

的确,不必到商场去一睹盛况,仅在当天打开朋友圈,成年人在儿童节的存在感便扑面而来。对此,人们有赞有弹。批评者认为,成年人集体“装嫩”,暴露了一种“不想长大”的幼稚心态,是不够成熟的表现。但随着近年来相关讨论的深入,这一派声音似乎在逐渐减弱。

在儿童文学经典《小王子》中,有两段话让笔者印象颇深:“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所有的成年人曾经都是孩子,只是很多人忘记了这一点。”如果把它们放到“成年人过儿童节”这个语境,就不难得出一种理解:他们在这一天的“出走”,正是一种“回归”。因为已经成熟,才更加珍惜青涩的童年。

“不管几岁,童年万岁。”不得不说,成人视角里的童年自带滤镜。纯真、好奇、快乐,诸如此类代表着美好品质的字眼,似乎都来自那个阶段。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其实是一种防御机制,即通过暂时的“年龄退行”,以获取一种相对的“情绪自由”。应该说,无论是借着节日的噱头卸下压力,还是用一波“回忆杀”重温“童”款快乐,抑或是挣脱年龄的束缚活出自我,都不失为积极的心理建设,都值得理直气壮地守护。

不要小瞧了童心未泯的意义,学会适当地自我抽离,本就是一道生活考题。正如知世故而不世故是可贵的“人间清醒”,历经现实世界的诸多无奈,却始终怀着赤子之心的人,想必也会对旁人多一些温厚,对儿童多一些平视,对泥泞中的困顿,也能多一些“幽人生一默”般的超脱。汪曾祺写散文处处透着童趣、季羡林喜欢养小乌龟、钱钟书爱和女儿玩捉迷藏……童心未泯,有容乃大,文学大师如此,普通大众亦如是。

当然,成年人的儿童节偏好并不完全是自发的,背后还离不开商业力量的助推。和去年的可达鸭玩具“一鸭难求”相似,据媒体报道,今年不少商家的儿童节套餐玩具也遭到成人疯抢,甚至衍生出“黄牛”加价转卖的灰色产业链。一个单纯的节日,一旦滑向消费主义的窠臼,就难免变味走样。事实上,成人“重返”儿童节的方式还有很多。如在小学课文中温故而知新,约上三两发小叙叙旧,和父母聊聊自己的成长印记,等等。只是一味“买买买”,这样的仪式感即使成立,层次恐怕也不高。

哲学家周国平说:“凡童心不灭的人,必定对人生有着相当的彻悟。”虽然童年已经渐行渐远,但心若年轻,则岁月不老。由是观之,过一个自我定义的儿童节,从“再回首”中“向前看”,做个热爱生活的“大朋友”,不也挺好的么?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