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治4月14日电题:山西上党民营企业转型记:从“煤海”入“醋乡”
作者李庭耀李玲
“这两年,随着把河南安阳、新乡的市场打开,我们销售额逐步上升。去年销售额是400多万元,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已经突破100万元,预计比去年更好。”走进山西长治上党区荫城铁府陈醋包装车间,酿醋人在一条条流水线上忙碌,从灌装到贴标,再到验码、包装。
(资料图片)
如何从经营一家以洗煤储煤为主业的企业,进入到食品加工领域?琚耀伟用十几年时间做出回答。
2011年,从事洗煤储煤多年的琚耀伟认识到煤炭行业会逐渐面临资源枯竭、产能产值走低等问题,“可能就是几十年后的事”。于是他萌生了跨界转型的想法。
琚耀伟是上党区荫城镇大峪村人,这里的村民有酿醋的传统。经过考察调研,他发现村里的小型醋厂由于资金、运营等方面的短板,一直没有做大。2015年,他决定投资建设醋厂,传承当地纯手工酿醋工艺。
“煤炭是地下资源,挖出来做好洗选分类就能卖钱。但酿醋不一样,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开始,琚耀伟只是把村里有酿醋经验的老人组织成一支生产团队,一下酿了140缸醋,时间一长发现全发霉了。
“当时单纯以为,有老一辈人的传统手艺就够了。没想到一下生产这么多醋,却出错了。酸度不够,就不能使醋长久保存。”回忆起当时的情况,琚耀伟仍止不住摇头。
除了传统手艺,还要有科学的技术与方法。琚耀伟邀请山西大学的教授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加上生产团队的尝试与磨合,味道醇香的手工陈醋终于生产出来。
走进陈醋发酵车间,醋香裹挟着淡淡酒香扑鼻而来。蒸汽升腾,酿醋人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我们的醋采用干料发酵,这就是发酵环节。”琚耀伟介绍。
会“做”还要会“卖”。消费者注重产品品质,市场同样看营销。“一开始,我们连怎么定价,一斤醋卖多少钱都不知道。定了赔、赔了再定。”琚耀伟认为,山西名醋众多,自己的醋仅好喝并不够,还得让消费者记住。
为此,他投入几十万元请来设计团队,确定品牌名称,设计LOGO,注册商标,并外聘营销人员。年销售额从一开始的100万元,到如今翻了两番。
除了已经拥有的陈醋实验室,琚耀伟还计划建设醋文化展示园。他说:“与‘千年铁府’荫城镇的文化旅游相结合,通过工艺展示、养生体验、文化建设等,让更多游人了解我们,进而带动产品销售,推动产业发展。”(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