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以下简称“执法总队”)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第三季度环境执法和应急工作总体情况。
2023年以来,共累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26件、罚款5786万元,其中查处五类重大案件70件,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5件,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30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严查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重点开展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自然保护地联合执法等专项行动,查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案件35件、自然保护地环境违法案件11件,高中考期间群众相关投诉同比下降20.6%,特别是危废领域和自动监控领域涉刑案件数量分别达到18件、10件,“两法”衔接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执法中不断在持续改善环境、助力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有效回应群众期盼中找到平衡点,突出审慎包容有温度、监督帮扶有力度、靠前服务有温度。
据介绍,全市3392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1.2万家企业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对133起轻微违法行为不(免)予处罚,对77家企业(或个人)实施法定最低处罚,同意84家企业(个人)缓缴罚款1003万元,对79家经济困难企业免除加处罚款458万元。
借助科技手段发现环境违法行为线索
执法中也突出科技的作用。“强化数据集成和互联互通,提升大数据、AI研判识别环境违法犯罪线索水平。”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举例介绍,通过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某水泥厂5月13日二氧化硫超标“爆表”,又在极短时间内数据大幅下降,怀疑存在人为干扰。经执法人员现场突击检查,发现该企业存在数据超标后人为拔掉采样管的违法行为。
另一起案件办理过程中,执法人员通过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某制药厂集中在夜间或凌晨排放污水,且排放浓度呈规律性变化。经执法人员现场突击检查,发现该企业采取稀释排放、暗管偷排等方式违法排污。
上述两起案件,均已移交公安机关并刑事立案。
774家企业完成自动监控建设联网
截至目前,774家企业完成自动监控建设联网,垃圾焚烧发电、火力发电、水泥、造纸4个行业全面实施自动监测设备数据标记,自动监控数据有效传输率达98.65%、高于国家要求3.65个百分点。
除险清患方面,前三季度全市处置易引发环境污染的突发事件10起,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同时,重庆持续组织排查环境风险企业7138家次,整治隐患337个。
当天,发布会还对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造假和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专项行动、国家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等社会关注问题作了回应。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