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短讯!存款高增长何时走向终结?

2023-04-25 16:00:43    来源:第一财经    

一、存款扩张的成因


(资料图)

2022年新增广义货币供应量创下历史新高。2022年新增广义货币供应量(M2)约28.1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大幅高于2020-2021年约20万亿的新增规模(图1)。

M2与各项存款统计口径基本相当。M2与各项存款余额采用不同方法统计,既有交叉也有不同,一个重要差异在于M2包括流通中现金,而各项存款中不包括。从数据表现看,M2与各项存款余额规模基本相当,增速表现也较为一致。截至今年3月末,存款增长势头仍强,M2同比增速录得12.7%的高读数。各项存款增速同样升至12.7%,为2016年5月份以来新高(图2、图3)。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项存款的分项数据,来探究存款扩张的来源。

1.1居民缩减支出形成超额储蓄

住户存款在各项存款当中占比最高。各项存款共包含4类:住户存款(截至2022年12月,占比46.9%),企业存款(占比29.1%),政府存款(包含机关团体存款、财政性存款,占比14.8%),非银存款(占比9.9%)。住户存款增长对存款总量扩张的贡献最大。一方面,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住户存款在各项存款中占比提升了4.5个百分点,上升幅度最大。企业存款、政府存款、非银存款分别下降2.0、下降2.8、提升0.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从增速上看,截至今年2月末,住户存款同比增速录得18.3%,明显高于12.4%的各项存款增速(图4、图5)。

根据居民存款=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可知居民存款同时受收入状况与支出行为两方面的影响。从收入端来看,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国内经济出现下行压力,居民收入增速一度明显下滑。今年一季度,居民收入累计同比增长5.1%,较疫情增速中枢仍然存在差距。从支出端来看,居民消费支出增速下挫更深,多数时间均明显低于收入增速(图6)。此外,以购房为代表的居民投资性支出收缩,2022年商品房住宅销售额同比下降28.3%(图7)。因此,2022年以来的这一轮居民存款高增,主要是居民缩减支出而形成的超额储蓄。

超额储蓄来源之一:消费支出收缩,贡献超额储蓄约2-2.5万亿元。

消费倾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取2017-2019年平均值作为基准。分城镇和农村居民来看,疫情以来主要是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受到明显抑制。今年一季度,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录得57.1%,仍较62.7%的基准值存在较大偏离。这一现象背后,一方面是疫情发生导致居民预期转弱,包括对于未来经济走势更加悲观、收入预期下滑、消费者信心下挫,从而产生主动收紧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的情况。另一方面,在今年初疫情政策正式实施“乙类乙管”之前,我国从严防疫,旅游出行、餐饮零售等线下消费受到明显约束,居民相关支出被动收紧。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已基本回归疫情前水平。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录得75.5%,基本与76.2%的基准值持平。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修复较快,与其刚性消费支出占比较高有关。首先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明显高于城镇居民,2017-2019年之间,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中枢约为80%,城镇居民则在65%附近。其次农村居民消费中刚性支出占比更高,2022年农村和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29.5%。可见农村居民放弃部分消费并将其转化为储蓄的“余地”不大,相反,由于城镇居民可选消费占比更高,更容易出现消费收缩、储蓄增多的情形(图8、图9)。

进一步观察近年来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城镇居民缩减了衣着及教育、文化和娱乐等可选消费支出,食品、居住等必选消费支出增加。农村居民则进一步增加了以食品为主的必选消费支出,其余支出分项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图10、图11)。

基于前文,居民缩减消费支出主要系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下滑所致。在不发生疫情的情形下,城镇居民潜在消费倾向或较2021年进一步修复,并向基准值回归。该情形下城镇居民总消费支出与实际值的差,即为缩减消费支出形成的超额储蓄。总消费支出等于人均消费支出乘以人口,2022年中国城镇人口为9.2亿人,据此可算得202201-202303,消费支出收缩所贡献的超额储蓄约为2-2.5万亿元。

来源之二:购房支出收缩,贡献超额储蓄约1.9万亿元。

2022年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仅11.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6.8%。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测算,“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住房需求为15.7亿平方米,其中新增刚性住房需求年均3.4亿平,新增改善性住房需求年均8.1亿平,新增拆迁需求年均4.2亿平。将这一规模作为2022年居民潜在购房需求,结合2022年约9814元/平方米的商品房住宅成交价,可算得居民共缩减购房支出约4.2万亿元(图12、图13)。

居民购房支出中,主要是买房首付会直接消耗存款。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中的定金及预收款(主要是居民的买房首付)在商品房住宅销售额中占比为42.2%,较往年比例更低(图14)。体现了房地产“因城施策”导向下,全国多地下调首付比例的影响,这一部分支出约1.75万亿元。除此之外,新增房贷在当年产生的月供,也会对存款形成消耗。结合2022年约4.68%的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这一部分支出约560亿元。同理,可推算得到今年1-3月居民缩减购房支出规模。综上,202201-202303,居民缩减购房支出而形成的超额储蓄约1.9万亿元。

来源之三:银行理财等金融投资收缩,贡献超额储蓄约3.4万亿元。

银行理财是我国城镇居民主要的投资支出去向。根据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中约有20.4%为金融资产。其中银行理财、资管产品、信托占比最高,为26.6%。其次是银行定期存款,占比22.4%。再次是现金及活期存款,占比16.7%。股票、债券、基金合计占比为11.1%。

2017年央行将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监管部门发布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2018年初银行理财产品资金余额明显下滑。此后直至2022年6月末,银行理财规模呈现十分稳定的增长态势。去年12月末,银行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27.65万亿元,较上半年明显减少。主要原因在于2022年11-12月债市陷入大幅调整,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回撤幅度较大甚至“破净”,导致理财产品遭遇大规模赎回。这一部分投资需求主要被存款类产品替代,可观察到2022年至今住户活期存款、定期及其他存款增速明显抬升(图16)。

将201801-202206期间的理财规模增长趋势作为基准情形,那么今年一季度末银行理财规模或为29.6万亿元左右(图15)。根据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内容,3月末,住户部门投向资管产品的资金余额是41.59万亿元,比年初减少了1.4万亿元。基于此,202201-202303,居民因缩减银行理财等金融投资支出所形成的超额储蓄约3.4万亿元。

202201-202303,居民部门存款多增而形成的超额储蓄约有8.3万亿元。2022年居民部门新增存款17.8万亿元,大幅高于2019-2021年均值水平。在2022年经济增长向潜在增速回归的情形下,我们估计当年居民部门潜在新增存款或为11.7万亿左右,对应超额储蓄约6.1万亿元。今年一季度,居民存款依然高企(图17、图18),进一步推高超额储蓄。我们测算,202201-202303居民部门共形成超额储蓄约8.3万亿元。

基于前文测算,消费支出、购房支出、银行理财等金融投资支出收缩是居民超额储蓄的主要来源,三者合计共7.3-7.8万亿元。剩余部分或对应其他的一些支出项,比如股票、基金、保险等金融投资支出,以及国内居民出国留学、旅游等。从国际收支数据来看,经常账户中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逆差自2020年起明显收窄,反映出居民留学、旅游这一类支出在疫情期间受到明显抑制。

1.2企业信用扩张派生增量存款

企业存款多增是M2增速高企的另外一部分原因。今年一季度,新增企业存款3.18万亿元,大幅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图20)。3月企业存款增速随之升至9.5%,较去年末上升2.4个百分点。上一轮企业存款增速明显抬升出现在2022年1-9月,彼时财政部门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直接增加了企业银行账户的存款。而这一轮企业存款增速反弹主要源自贷款派生,3月企业中长贷增速升至17.7%,连续第9个月回升(图21)。实务上,当企业获得一笔贷款时,负债方记银行贷款,资产端记企业存款。

信贷资金不会一直趴在企业的存款账户上,而是会用作投资、生产、营运等支出,剩余部分停留在银行账户中,体现为企业活期、定期及其他存款。因此,我们可通过企业存贷款增速差来衡量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3月企业贷款增速较存款增速高出5.4个百分点,较上年末回落1.7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信贷资金使用效率有所下滑。

不仅如此,企业部门信用扩张所派生的存款,部分以非银存款的形式存在。今年一季度新增非银存款约8000亿元,增幅较大。非银存款主要有三条派生渠道,一是被动吸收的,以证券及交易结算类存款为主。二是银行向非银机构投放贷款所派生的存款。三是非银同业业务派生的存款。考虑到一季度非银贷款投放较少,居民端缩减金融投资支出,因此非银存款主要来自于企业部门。这背后反映了企业在获得银行体系大量信贷后,部分资金淤积在金融体系“空转”,尚未形成实际支出。

二、存款高增长的局面或于下半年走向终结

2.1居民部门:储蓄意愿下降叠加基数走高,存款增速趋于回落

当前居民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在回升,储蓄意愿在下降。今年一季度,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和“更多投资”的居民分别占23.2%和18.8%,比上季各增加0.5和3.3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比上季减少了3.8个百分点。3月当月居民存款同比多增2105亿元,较1月份(接近八千亿元)和2月份(约一万亿元)多增额明显收窄。除此之外,一季度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未来就业预期、房价预期和购房预期均较上季出现改善,反映出居民消费和投资意愿开始回暖。

基于此,我们判断居民存款的环比增长动能趋于减弱。叠加去年基数较高,3月居民存款增速18%,较2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下行拐点初现。我们预计居民存款增速后续或进入下行通道,年末降至11.3%左右,居民部门超额储蓄或缩减至8万亿元。

如何理解今年居民部门或仍将留存8万亿超额储蓄?根据我们在前文中的测算,2022年共积累超额储蓄6.1万亿元,今年一季度疫情伤痕效应尚未消退,超额储蓄进一步积累近3万亿元。伴随经济企稳回升、消费场景增加,后续超额储蓄的演变或呈现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1)第一阶段,居民“缩减支出”的情绪降温,超额储蓄的积累速度逐步放缓。

2)第二阶段,居民消费和投资意愿进一步释放,开始消耗超额储蓄以满足增量需求。

从今年一季度的表现来看,居民购房需求明显复苏。根据贝壳研究院测算的,“十四五”期间年均15.7亿平方米的新增住房需求,今年1-3月的潜在销售面积约为2.75亿平方米。统计局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1-3月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为2.63亿平方米,已恢复至潜在需求的95.5%。从30城商品房销售数据来看,近期房地产销售出现季节性回落后,再度企稳反弹(图26)。不仅如此,居民房贷或已进入L型企稳阶段,观察居民中长贷12月移动平均值,202105-202301连续21个月下降,而从今年2月起,已连续2个月回升(图27)。

房地产销售展现出较强韧性,可能和K型复苏有关。2022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比值进一步升至1.18,为有数据统计以来最高(图28)。这表明居民贫富差距有所扩大,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较中低收入人群增长更快。而房地产销售的收入弹性较大,收入越高对应购房支出也更高。根据CHFS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2022Q4高资产家庭的计划购房比例明显上升,金融资产规模越高的家庭购房需求也更强(图29)。因此,相比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房地产销售复苏对于居民整体收入和就业改善的依赖度更低,其持续性或许更强。

居民消费意愿有待进一步恢复。一季度居民消费环比改善的方向明确,但与疫情前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较去年末大幅反弹,仍低于2019年8%的增速。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中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2%,疫情前水平则在27%左右。从消费倾向上看,今年一季度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录得57.1%,仍低于62.7%的基准值(2017-2019年一季度平均值)。

从居民消费结构上看,服务业率先开启强复苏。一方面,一季度,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同比6.7%,较去年末大幅回升了6.8个百分点,接近修复至疫情前水平(图30)。另一方面,据旅游平台统计数据,截至4月10日,五一假期国内旅游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200%,创五年来最高纪录。可见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热情均处于持续改善的路径中。

居民增配金融资产的潜在空间最大。从居民超额储蓄的构成来看,因缩减银行理财等金融投资支出形成的超额储蓄约3.4万亿元,占比最高,这也意味着后续居民存款向金融资产转移的空间或很大。一季度居民金融投资意愿低迷,与当前预期投资收益较低有关。近期6个月期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仍处于1.8%的历史低位,相比之下,今年3月新发生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是2.28%,这就不难解释前期理财赎回并回流存款。根据央行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内容,3年期、5年期的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在3.1%和3.5%左右,仍然高于流动性更好的同期限国债收益率近0.6个和0.8个百分点(图31)。尽管近期多家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但主要为去年9月大行下调存款利率后的补降,也有一些银行是在春节前后存款利率上调后的回调,调整幅度相对有限,难以明显推动存款产品收益率下行。

居民投资收益预期会跟随市场“赚钱效应”而逐步趋于改善。根据证券日报整理,今年以来,有数据可查的2656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3.59%,明显高于市场预期。在金融市场“赚钱效应”的影响下,居民投资意愿或逐步改善,推动存款向银行理财、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转移。

2.2企业部门:存款增速或于下半年进入下行通道

企业存款增速或于下半年起进入下行通道。今年一季度企业存款增长较多,除了企业信用扩张派生增量存款之外,还和库存周期有关。历史上看,企业存款增速和库存周期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企业补库存阶段,流动资金消耗量大,企业存款增速下行。去库存阶段,销售回款补充流动资金,对应企业存款增速向上。当前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速依然呈现下降趋势,处于去库存阶段(图32)。我们判断下半年企业可能进入补库存周期,叠加宏观环境进一步向好、企业投资意愿扩张,企业存款增速或趋于回落,预计年末降至7.4%附近(图33)。

2.3各项存款:年末增速或降至10.4%附近

我们预计各项存款增速后续出现回落的概率较高。一是居民储蓄意愿已出现边际松动,居民存款增速或即将进入下行通道。二是当前处于信用扩张和企业去库存的阶段,短期内企业和非银存款多增或将延续。但下半年企业可能进入补库存周期,投资等支出意愿进一步扩张,推动存款增速下行。三是去年以来各项存款增速大幅上升,因此基数也随之走高。我们估计今年末各项存款增速或降至10.4%附近,与7%左右的名义GDP增速基本相匹配(图34)。

三、存款变局下的资产含义

股市有望对经济复苏重新定价。一方面当前宏观环境的修复趋势愈发明确,消费、出口、地产销售以及信贷扩张的复苏强度均强于市场预期。鉴于此,二季度各项宏观指标有望进一步改善,我们预计当季GDP增长将达到8%以上,全年GDP或将奔向6%。另一方面经济复苏仍然存在不均衡的环节,包括供需修复暂不匹配导致的物价回落,工业弱复苏,以及年轻人失业率再度冲高等。但这也意味着,政策对于经济的呵护料将继续发力。总体而言当前宏观环境中有利于A股市场的因素更多,在海外风险加剧的环境下,A股投资价值也进一步凸显。

多项因素对债市行情构成利好。

一是短期内存贷差或依然趋于上行。我们预计,上半年存贷差(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之差)或进一步扩大,这意味着银行负债相较资产端信贷投放增加得更多,因此也催生了更多得资产配置需求。以中小型银行为例,去年10月至今年2月存贷差上升2.2万亿元,债券投资增速同步上升5.3个百分点,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轮“资产荒”行情对于债市的推动(图35、图36)。

二是信用扩张向实体经济传导过程中暂时性的“资金空转”。去年6月份以来,企业中长贷增速明显抬升,企业部门获得了大量信贷资金。但在库存去化阶段,叠加盈利承压,企业部门仍在为进一步投资扩产等待良机。因此,这一时期企业部门也一定程度上面临“资产荒”的尴尬局面,即负债端银行贷款充足,但资产端一部分资金趴在存款账户上,另一部分配置了金融产品,导致非银存款多增。考虑到企业可能于下半年进入补库存阶段,短期内“资金空转”现象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三是未来或迎来一轮居民储蓄向理财回流。我们在前文中测算,居民因缩减银行理财等金融投资支出所形成的超额储蓄约3.4万亿元,占比最高,这也意味着未来重新增配金融资产的潜在空间也最大。除各项存款之外,银行理财在居民金融资产当中占比最高,而债券是理财产品资产配置的主体。当前市场主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已高于居民预期,在“赚钱效应”的影响下,居民储蓄有望向理财回流,从而利好债市。

风险因素:政策明显收紧,居民企业信心恢复不及预期等。

(解运亮为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