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智能制造迎来“加速时刻”。今天,《丰台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从构建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等五大方面,推进培育“优势产品+示范工厂+创新集群”模式、培育引进“链主”型企业等18项重点工作任务。根据《实施意见》,到2025年,丰台区智能制造规模以上企业将超过150家,高技术制造业产值翻一番。到2030年,智能制造将成为丰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丰台区智能制造已形成良好基础
丰台区副区长赵岩林在致辞中表示,该区是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区,北京城市总规赋予了丰台科技创新的功能定位。制造业尤其先进制造业是丰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是立区之本、兴区之器、强区之基。近年来,丰台区产业能级持续提升,智能制造已形成良好基础。
(资料图)
具体而言,一方面科技创新、科研人才资源集聚。2022年,丰台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双破千,高新企业实际存量突破2000家,申报量突破1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5家,同比增长3.3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344家,同比增长178%。区域内聚集了大批科研院所,拥有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区内有院士专家工作站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家,共有26名两院院士,47名国家“百千万人才”,专业人才总量达到52.2万人,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充沛的人才资源。
另一方面,中关村丰台园产业发展基础坚实。拥有入驻企业1.5万余家,总收入7000多亿元,目前已形成轨道交通、航天航空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聚集了以中国中铁、中国通号和交控科技等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企业150余家,以元六鸿远、海丰通航等为代表的航天航空企业110余家。培育了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医药健康产业、智能制造产业。可以说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关村丰台园已经成为丰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首都重要的产业功能区和高新技术创新基地。
此外,丰台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空间广阔。丰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交通枢纽,是连接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的核心腹地和重要空间走廊。区域内汇集了北京西站、南站,以及亚洲最大火车站——丰台站,高铁客流量约占全市的80%。已经建成的草桥航站楼,正在建设中的丽泽城市航站楼,可以实现20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让丰台与世界各地相连更加紧密。在当前首都减量集约发展的背景下,丰台积蓄了大量位置优越的产业空间资源,是未来五年城六区唯一一个还有大规模产业空间的区域,丽泽金融商务区、中关村丰台园、南中轴首都商务新区、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将在“十四五”期间逐步释放高达2300万平米高端产业空间,可以充分满足智能制造企业快速发展的空间拓展需求。
到2025年丰台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将翻一番
近几年,针对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丰台区相继制定发布《“十四五”时期丰台区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丰台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丰台区加快实施倍增计划追赶行动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有效整合产业政策、载体、平台、资本等资源,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市丰台区科信局副局长薛明介绍,为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倍增发展”“伙伴计划”等,丰台区梳理了智能制造重点领域,研究制定《丰台区关于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实施意见》这一专项支持政策。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构建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支持优质企业梯度发展、加快智能化平台化转型、推动产业布局高效匹配五大方面,共18项重点工作任务,并提出做好统筹协调、优化政策工具、加大资金支持、强化人才保障四方面保障措施。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丰台区智能制造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50家,高技术制造业产值翻一番;轨道交通、新材料、智能建造等领域涌现出20家领军企业、关键合作机构在内的链长单位,吸纳200家发展伙伴。到2030年,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高精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智能制造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5%;智能制造成为丰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实施意见》中,对科技创新、智能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均明确提出了资金支持或奖励。例如,明确对企业获取知识产权资质和开展标准创制给予资金支持;对企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给予资金支持;对企业投资研发、建设的已备案应用场景并形成示范推广效应的,按照企业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资金支持等。
薛明表示,相信《实施意见》的出台将推动丰台区智能制造产业跨越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