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的贾茹被孩子们称为“贾茹妈妈”,这里的孩子都来自河北省行唐县的残疾人双创园,贾茹正是双创园的创始人和现任院长。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贾茹一再提起自小自己就是一个有同理心的人,从最初的直接接济残疾人再到创业后给他们创造工作岗位,在贾茹40多年的人生里,一直都有残疾人士的参与。
2017年开始,贾茹在行唐县创办了残疾人双创园,从这一年开始,她已经直接帮助100多名残疾人朋友实现就业,并带动全县4000多人实现居家致富。虽然面对周围人的误解与残疾人工作不匹配的现状,贾茹也曾犹豫动摇过,但最终她依然用坚持和陪伴克服了存在的诸多困难,让双创园成为了100多名残疾人的第二个家,让他们不再视自己为弱势群体,按照贾茹的话就是“从精神上站起来”。
【资料图】
本能的同理心
贾茹出生在河北省行唐县下面的一个村庄,她小时候,家里经营了一个小卖部。小小年纪的她就注意到了村子里生活着几位残疾人,衣衫褴褛的他们没有可以用来维持生计的能力,平日只能依靠乞讨为生。那时的小贾茹带着本能的同理心想要帮助这些人,她选择的方式是从小卖部拿吃喝的东西给他们,“想着能够给他们点吃的喝的,或者在小卖部偷点东西给他们,那个期间就是最初、最简单的可怜跟同情。”
贾茹说,虽然父母在发现小卖部东西变少后会责怪几句,但也从未真正生过气及制止过,所以她觉得自己的性格养成和家庭的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那时候我爸妈他们就是一个热心肠。”贾茹记得,父母平日也会去帮助一些村里的孤寡老人。
贾茹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她高中毕业后去了百货公司上班,那时她依然会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些残疾人士,但长大后的她便意识到了这种帮助的能量太小。在百货公司上了几年班之后,她申请了停薪留职去了行唐县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她又做了2年的乡村教师,贾茹说,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她更加认识到要让自己更加强大,这样才能帮助更多的人,“我就想能不能让自己强大一点,然后再去帮他们,这样不就有底气了嘛,所以那个时候就一心想着自己创业。”
支教回去后,贾茹就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于是在结完婚3个月后,她瞒着父母辞去了百货公司的工作,在县城的一处繁华街道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一间小卖部。
自小的耳濡目染,让贾茹在做生意上表现出了天赋,考虑到小卖部的盈利点小且薄弱,她又在小卖部前面花钱租了一个摊位开始卖菜。摆菜摊时,她会去收一些农民的菜,这其中也会遇上一些残疾或是岁数大的种菜人,只要她遇上了都会悄悄地多给人家钱,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了贾茹是个热心肠,大家都愿意和她打交道,她卖菜生意也越做越大。
贾茹说,到了后期,卖菜生意变好后,她还雇用了两个残疾人给她送货,偶尔也会买一些米面油去看望那些残疾人。
扩大创业后碰了壁
贾茹告诉上游新闻记者,2007年,她开始扩大自己的创业,她办了商场、开了工厂,但自己依然没有忘记初心,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优先雇用有残疾的妇女,希望她们通过就业挣钱贴补家用,更希望她们实现自身价值。
“不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能够开辟更多的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渠道。”贾茹说自己扩大创业的目标很简单,希望可以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但她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再加上那个时期家人也并不理解她的选择,贾茹说刚开始两年都焦虑得睡不着觉。
贾茹那时开的是服装厂,给工厂拉订单就是一件难事,因为工人都是残疾人,她遭受了很多的质疑。贾茹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有时候为了一笔订单要一趟趟的跑,甚至邀请对方来工厂现场了解情况以此来感化他们,有的人看到现场后大受感动给了他们一些订单,而工人们也很争气,很多时候,他们的订单做得比普通工厂还要好,“让他改变看法,不是我们残疾人做得不好,而是我们残疾人做得比一般的人都好。”贾茹骄傲地说道。
贾茹回忆,那时服装厂一共有60多名残疾工人。他们采取了流水化作业,根据残疾工人的残疾程度和残疾部位进行工种划分,“比如重度的肢体残疾,可以不上缝纫,做一些辅工工作,一些年纪大的老人可以做一些剪线头这样的简单工作。”
贾茹说,服装厂发展到后期还有了自己的品牌,这个时期,她创办了“军霞工厂直营库房”,通过当地县残联和妇联的推荐,针对当地需要创业就业帮扶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和留守妇女开展创业帮扶一对一指导服务。整个服务流程就是由她的服装公司免费提供服装,教会创业者如何创业,在每个乡镇设立一个直营库房,直营库房负责各村代销网点的管理与指导,负责给每个村代销点配送产品,方便各村创业人员在家无风险创业就业。
贾茹说,最初的想法就是通过这种模式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士实现就业,“我们带动的残疾人就业就更多了,有做的还有卖的。”但做了一段时间后,她便发现了问题,由于部分残疾人士的心理是自己是弱势群体,他们很难真正打开自己的心,“就是总觉得我们给点吃的喝的用的就应该的。”因为这个因素,导致贾茹拿出来的衣服连本带利都收不回来,这让她亏损了不少钱。
贾茹告诉上游新闻记者,那个时期的她开始思考帮助的意义,“我也在想真正的让这个群体改变,其实不是说你给他们一个活儿有就业(就行了),是他们打开内心,精神上站起来,知道什么叫爱,知道什么叫感恩,知道什么是别人对他好,然后能真正的融入社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贾茹开始有了创建残疾人双创园的想法。
创办双创园
2017年,贾茹经过深思熟虑准备创办双创园,最终她将地点选在了距离行唐县4公里远的独羊岗乡。但这次的全新尝试仍然没有获得家人和朋友的理解,贾茹顶着压力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还向银行和亲戚好友借了钱,一共600多万全部投进了双创园里。
由于是举债办园,一些冷嘲热讽的传言也会不时地传进贾茹的耳中,“说完全是胡闹,很多人等着看笑话呢。”贾茹说,那个时期的自己压力巨大。
2018年5月19日,双创园在第28次全国助残日当天正式投入使用,贾茹介绍说,园区共设工疗区、农疗区、新媒体就业培训区、互联网就业区+红娘平台、康复锻炼卫生服务功能区、职业康复生活区、励志教育功能展区、娱疗区、扶贫项目对接区等九大板块,是集就业、培训、创业、康复、托养、励志、工疗、娱疗、农疗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家园。
虽然如今的双创园已经实现园内安置残疾就业人员超过百人,但在刚开始成园的3个月里,贾茹说自己也数次想过要放弃。因为顶着巨大的债务压力,以及入园残疾人情况的错综复杂再加上旁人的冷嘲热讽,贾茹说自己好几次感觉再也顶不住压力了。
最终,贾茹还是扛了过来,而她也发现了和这些残疾人士相处的“窍门”,“那就是真心把他们看作是家人来对待。”贾茹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创园内越来越趋于和谐,贾茹说,进园的残疾人士都转变了自己是弱势群体的自我认知,这正是她最初办园的目的,除了给他们就业机会之外,还要让他们在精神上独立起来。
如今的双创园主要趋向于手工业,“对于残疾人来说,高难度的,有技术含量的做不了,跟他们息息相关的就是手工,而且都通过手工能够锻炼他们的眼睛、脑、手的灵活度,从而让他们达到锻炼的效果。”贾茹说,园内目前有的手工业有插花、拉花、灯笼制作等。
而为了给园区拉更多的订单,贾茹还在石家庄成立了一个运营部门,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帮园区和上游企业做一些对接工作。虽然,贾茹依然在跑订单时会受到一些质疑,但她早已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个状况,“让他们看到残疾人骨子里不认命的精神。从小订单开始,让他们知道残疾人做的技术一定达标,让人家可以放心地把产品给到我们。”
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幸福感
贾茹创办的双创园有着它独有的特点,她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在园内设立的职业康复生活区,可为200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提供职业康复机会,通过免费吃住、免费康复诊疗、参与计价劳动,每人每月可节支增收600余元。而在工疗区,可满足80名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各类残疾人及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就业及辅助性就业需求。
此外,园内还设立就业培训区,会对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针对性就业培训,通过多种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多就业、创业的本领。励志区也是园内特色之一,贾茹说,通过开辟宣传栏、举办讲座、互动交流、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方式,激发园内残疾工人们战残战贫、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志向和动力。
双创园开办已有5年多,贾茹被园内的工人们称之为“贾茹妈妈”,而在园内的这几年里,也有一些孩子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经园内来了一位刚刚成年的低智男孩张旭(化名),一直以来他生活都不能自理,在来到园区后也无法适应,“吃喝拉撒都不会自理,还经常躲起来找不到人。”贾茹说,她最终决定再多一个月观察下这个孩子,如果情况无法改善,只能让家长将他接回去。
之后的一个月里,贾茹花了更多的时时间和他接触,最终男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扫地他会把树上的叶子都敲下来,到现在他看见院子里有一片树叶,一个烟头都要拿簸箕扫干净。”贾茹说,她能感受到男孩从心底认知到了大家为他所做的一切,之后的时间里,他甚至在没人教的情况下学会了写字,“对着我们园区的展板上学会了写字,第一个名字就是写的我的名字嘛,当我看到他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虽然歪歪扭扭,当时自己就崩溃了,因为这就是他的改变,他从内心认知你。”
贾茹说,类似的感动在园内有很多。采访最后,她也表示,真正让残疾人群体能够脱贫幸福,并不仅是让他们就业而已,还必须要让他们找到生活的归属感、家庭的归属感,“这才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候。”贾茹说道。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