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冶方大讲堂第十二讲关注零碳转轨发展

2023-10-08 18:12:23    来源:经济参考网    


(资料图)

近日,“孙冶方大讲堂”第十二讲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减缓评估报告主笔潘家华研究员应邀主讲“零碳转轨发展关键路径的定位、潜力及协同”。

潘家华从全球温升管控的零碳紧迫性、零碳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核心要素拓展、零碳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要素集成融合、高碳化石能源减退与碳移除、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五个方面对零碳转轨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释。

潘家华表示,零碳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核心要素拓展包括量的拓展、质的提升和终端需求的满足。首先,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具备经济可行性的零碳能源量的产出。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全方位多领域创新,使得零碳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经济性提升,市场竞争力凸显。其次,零碳可再生能源生产之质的提升表现在储能赛道,包括物理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电化学储能(磷酸铁锂、铅碳电池、钠盐电池)、能源转换(氢能)。另外一些可再生能源,例如光热、生物质能源,也具有灵活性。这是零碳保障赛道,保障零碳能源的稳定性、灵活性、经济性。此外,零碳可再生能源终端需求之满足在于消费匹配赛道,包括交通、供热、制冷、制造等。他指出,零碳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要素集成融合包括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微单元位系统集成等。高碳化石能源提质增效、有序减退是零碳转型的过渡性赛道,具有时效性,但不具备长远性,其原因在于:可以不断低碳,但不可能绝对零碳。人工去碳的工程移除和生物碳汇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努力扩大但潜力有限。

潘家华认为,零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信息、服务、政策导向协同推进。一是经济社会自发性贡献,包括能效提升(例如,减少发电煤耗,通过工艺改进生产建筑节能材料)、AFOLU(农业、林业、其他土地利用等自然生态系统管理)、消费行为改变。二是碳的信息和服务赛道,包括各种碳的核算、碳的监测、碳的统计。我们需要碳中和、需要碳金融、需要服务。三是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赛道,包括财政、税收、外交、安全、能源、投资、收入、环境、区域、科教。四是国际赛道,走向世界,助力全球净零碳。潘家华援引有关数据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占全球的60%以上,纯电动公共汽车占全球的比例一度达到98.3%,电动汽车出口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他认为,我国现在减碳形势很好,但是挑战也很严峻。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