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琼:构建垂直光伏一体化产业链矩阵

2023-07-27 17:20:49    来源:证券日报    

首先非常感谢主持人,感谢各位领导专家,我是来自弘元绿能的闫琼。其实我并不像各位专家一样,我可能更多的面向市场营销以及终端客户的需求。

通过弘元我们希望给整个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我希望能让更多人理解产业一体化以及对这些路径的解读。

弘的意思就是弘扬光大,元就是一元复始。我们的愿景是能成为新能源革命的践行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关于弘元绿能,从最开始的上机数控更名为弘元绿能,我们希望作为一家拥有远大志向的新能源企业,将科技转化为清洁能源。通过不断地技术革新,使得企业甚至是协助到行业内的大部分需要的企业一起怎么整合整个产业链,或者降本增效。

弘元绿能成立于2002年,在2018年的时候,在上交所上市。在2022年底市值以后达到550亿元。2022年的营收是219.1亿元,总资产是210.3亿元,在胡润中国500强排第229位。产业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以及新能源电站。将来我们希望打造整个产业链的闭环。

现在我们有三大产业基地在三个不同的城市,是无锡、包头、徐州。目前员工数量超过1万人。

其实对弘元来说我们有很多名头,我们比较自豪的,我们是绿色能源工厂,在我们自己的屋顶上装了所有的光伏组件,去产生一些绿电,自给自足,当然,这只是一部分。

我们感到自豪的就是资产负债率只有40.4%,在光伏行业,可能资产负债率平均水平会是在60%-70%,同时我们的资产收益率达到32.61%,行业的资产收益率只有20%。

同时,因为我们跟四大行的合作,使得我们企业有几百亿元的授信,面对客户的时候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们可以开出客户所要求的相对应的保函、信用证或者担保条件,为客户解决更多的问题。

关于产业垂直化的产业介绍,首先在弘元1.0时代,最开始无锡上机数控由设备起家,从最开始的模床到后面的光伏产业设备研发和进入光伏行业领域,再到从事晶硅专用加工设备制造的设备,再到2018年在上海主板上市。

弘元2.0年代,我们希望在这个时间段里面,我们成为新材料提供的供应商,因为我们打造一个集团的一体化供应,包括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

在弘元3.0年代,从去年一直到未来的2025年,我们希望在硅料的投资、硅片的投资以及电池片和组件的投资,能够完全覆盖整个产业链的布局包括和当地一些市政府的合作、以及一些其他央国企的合作。

在弘元4.0时代,我们通过电站的开发,以及做系统的集成商,提供更多的服务,甚至在产业链中能够给大家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甚至是共同的合作。

我们主要是有四个产业基地,但是其实是在三个城市,因为在最开始我们包头的产业基地占地都会超过1700亩和1220亩,固阳其实是包头的另外一个城市,相对于包头市中心是有一段距离的,但是通过在跟当地政府的合作当中,我们决定投资的时候,其实到目前为止虽然工厂已经开始正常生产了,但是其实在当地的条件还是挺艰苦的,因为上周我才刚刚去了那个地方,进到山里面的时候,手机有的时候还是没信号。但是,弘元的这些员工都是努力地去包头常住,去完成整个工厂的建设,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快的建设周期,因为在一个工厂的建设,我们只用了9个多月的时间。

后来我们在徐州所建设的电池片工厂也是1100亩,总投资150亿元,解决当地就业6000人。在无锡江阴总投资120亿元,占地1500亩。所以在打造整个产业链集群的时候,我们是希望整个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控制产品质量以及降本增效。

我们希望打造整个产业链的闭环,在整个闭环当中,每一步的品质管控、研发管控,包括怎么在产业链中协助其他企业去做,就像我做设备,当我自己整个硅片工厂也使用了我们自己所有的设备的时候,我会知道有哪些痛点,在我知道我有哪些痛点的时候,在下一次我的设备研发的时候,我们会更加专注去解决自己的这些痛点,会比我只是去卖这些设备,去跟客户了解会来得更加直接。所以我们希望在整个产业链中成为一个践行者,去了解在生产过程中甚至面对销售的客户当中,客户真正的需求和痛点,研发方向,去解决市场客户所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

其实我们的设备,包括切片机,尤其是对切片机的研发,因为大家都在讲怎么能用最少的硅料产出更多的硅片和电池片,通过进一步薄片化,对设备要求会更高。还有对于设备的定制化以及增加良品率,当硅片切得更薄的时候,大家会知道隐裂的风险会更高,怎样控制产品的良品率,减少隐裂的电池片,增加最终端产品的成品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这是我们包头的硅料产业,总共投资118亿元,包括15万吨高纯工业硅,10万吨的高纯晶硅,我们生产的时候持续会希望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我们单晶硅片产能是35GW,2022年硅片出货量是31.18GW,目前是排名第5。

在扩产的单晶硅片产能是40GW,总投资额会在148亿元,预计增加的产能是20GW。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实践,能给产业链中其他同行,给出我们本身使用时候更多的经验。

我们的包头基地现在共占地1220亩,总共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目前共分成四期工程,主要包括单晶拉晶和切片。包头五期项目正在实施当中。

我们的徐州产业基地,主要生产N型电池片,我们的技术路线主要是Topcon,因为在各种技术路线对比的时候,我们也有看异质结,通过对终端客户要求的性价比,Topcon作为我们的主打产品。

徐州基地主要做电池和切片。主要占地面积是1100亩,投资150亿元,我们预计徐州基地投产之后,预计年产值是400亿元。

在江阴组件主要投资大概50亿元,预计未来年产30GW,目前分为三期工程。

另外,根据和当地政府的合作,我们也签约了一些立项,包括光伏和风电的。目前我们已经签约风光储发电项目5.5GW,其中已经在建的项目是800MW光伏电站项目。

我们在光伏组件这块主要产品还是Topcon的N型单面和双面组件,其实在市面上最普通的最主流的产品也是目前的Topcon系列的N型单玻和双玻。因为N型和P型去对比,它的转换效率更高、衰减更低。使得电站产生电能的时候,它的投资回报率更高一些。

另外,对于我们来说在研发新的矩形电池组件,第一代的时候每一片组件可以提升5W,第二代每一片最高可提升35W的量。

我们还是希望在产业一体化,我们会有一个集中优势的表现,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会使得我们有相关的成本优势,从原材料到终端的品质管控的优势,以及环保的优势,因为在每一步我们的生产条件下都会有碳足迹排放的认证和标准,对我们来说碳足迹排放,我们本身的工厂内可以进行控制。

另外,对于终端的使用,我们同时非常关注海上光伏,因为海上光伏怎么向海面要一些面积,做终端的电站项目,一方面是光伏组件对于盐雾测试或者抗风测试的实验室报告,将来可能在实践环境中需要更多的实践方面,在海上和更多企业去配合,来完成在海上比较恶劣环境之下,怎么能够把这些光伏的项目实施开。

这是我们在云南大理做的光伏组件项目,照片是实景拍摄,是260W,云南大理的风光也是非常好。

我们本身2022年的研发投入是6.74亿元,也在不断做各种研发,从装备到每一个环节的原材料,以及终端产品的产出。我们希望将来不只是一个产品制造者,同样对于光伏行业能产生更多的实效性以及研发出来更好更优质的设备和产品。

希望我们与光同行,驱动世界绿色前行。

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