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至7月2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童眼科专业委员会、广州市妇儿童医疗中心承办的中国儿童眼健康发展大会在广州举办,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眼科主任项道满在会上透露,目前正在研发作为“光学药物”的眼镜,来帮助减缓学龄前儿童的远视消耗,把近视预防的关口“前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正在研发“光学药物” 减缓学龄前儿童远视消耗
“我们的孩子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最新数据显示,幼儿园近视率有15%,小学33%,初中是百分之五六十,高中是百分之七八十,这种情况如果不能遏制的话,不堪设想”,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眼科主任项道满介绍,目前我国的近视防控任务非常重,目前很多防控措施正在成形中,其中一个重点是要把预防的关口前移,“关口要前移到学龄前,如果孩子到6岁上小学时已经近视的话,后面的措施都没有意义了”。
他介绍,为此,“中国儿童近视预防0318工程”已启动,把关注重点人群扩展到3岁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
这项工程的一个核心是关注孩子的远视储备,防止远视储备的过度消耗,“我们希望把眼镜做成一种‘光学药物’,把孩子的远视储备保留住”,项道满介绍,这种光学药物的原理类似于把“看近”变成“看远”,此前在其他眼科疾病治疗中有一些使用,但并没有用于减少远视消耗领域,目前,医生们正在进行这项技术临床使用的研究,“估计在一年左右可以用于临床”。
据介绍,“0318工程”未来将有十多个省份的儿童眼科参与进来,以减少儿童远视消耗的办法来把近视预防的关口进行前移。
互联网远程诊疗助力儿童斜视诊疗
“先天性内斜视有可能是我们最早实现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的一种疾病”,大会上,项道满教授在“人工智能在斜视远程诊疗中的应用”主题报告中这样说。
斜视诊疗一般都通过图像来获取眼位信息,这成为它与互联网医疗结合紧密的一个优势所在,为此,市妇儿医疗中心眼科建立了一个互联网远程诊疗平台,患儿第一次面诊之后的就诊就可以使用远程诊疗,在当地医院或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查,把检查结果回传,由医生在线开处方、配镜,之后患儿再线上就诊、上传图片,由医生线上评估矫正效果,并进行后续诊疗。
“对于家长上传的照片,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初步判断,医生再根据图片进行定量诊断,之后的配镜、评估治疗方案、随访都可以线上进行,这个过程可以为患儿家庭节省很多时间、精力、费用”,项道满介绍,如果患儿仍需手术治疗,也可以通过远程系统提前安排,提供日间手术,实现当天手术、当天出院。
小儿眼底病难发现专家呼吁基层妇幼机构普及早期筛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小儿眼底病专家梁建宏介绍,儿童眼底病包括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等,它们不同于斜视等眼表疾病,外观上不容易发现,但对视功能影响非常大,同时多发病于婴幼儿时期,但因为婴幼儿不会表达,等家长发现孩子眼睛有异常,病变往往已发展至晚期,错过了最佳诊疗时间。
他介绍,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治疗时间窗只有一周至两三周,一旦错过这个时间窗,预后都很差,“其实很多眼底病,只要发现及时,目前的治疗手段是完全可以治疗的,而且效果非常好,关键就在于主动筛查,早期发现”。
他认为,目前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妇幼保健体系,已基本覆盖所有婴幼儿,对于眼底病筛查非常有利,他建议为社区妇幼机构进行一些眼科疾病筛查的相关培训,向基层医生普及相关观念,对于提升婴幼儿眼底病的早期发现率非常有必要,“其实最基本的眼底检查并不难,最简单的散瞳用手电筒就可以,有条件的可以用眼底照相机,很多妇幼保健院已经普及,再加上一些眼部超声,如果发现异常,将患儿转诊至专业眼科中心即可”。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