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点!六五环境日特别策划|面对自然的“隐形杀手”,我们如何行动?

2023-06-05 09:51:48    来源:界面新闻    

三道测试题,看看你对塑料污染了解多少:

(1)迄今为止,塑料污染物中被回收利用的比例有多少?


(资料图)

(2)海洋中的塑料污染会对人体有影响吗?

(3)对于塑料污染,我们有没有具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塑料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任何其他材料。“经久耐用”是塑料的优势,也成为了它的诅咒,驱动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和废物这三重地球危机。

今天,我们每年产生大约4亿吨塑料垃圾,其中有一半是为一次性使用而设计的,如果不加以控制,预计到2050年全球初级塑料产量将达到11亿吨。研究表明,包括微塑料在内的塑料如今在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甚至成为当前地质时代人类世的标志。

(全球塑料产量变化。图片来源:Our World in Data)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塑战速决”,即“塑料污染的解决方案”。就在5月底6月初刚刚举办的联合国塑料污染条约谈判上,来自180多个联合国会员国和600多个观察员组织的代表齐聚巴黎,参加全球塑料污染条约第二次谈判会议。大会的目标是在2024年底前完成谈判,并制定一项全球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条约。

塑料对自然生态与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

据估计,目前人们在海洋中发现了75至1.99亿吨塑料,河流和湖泊把塑料垃圾从内陆带到海洋。迄今为止,至少有344个物种报告了被塑料缠绕案例,包括所有海龟物种、超过三分之二的海豹物种、三分之一的鲸鱼物种和四分之一的海鸟;至少有 233 种海洋物种记录到有摄入塑料的情况。

大多数塑料制品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完全消失,而是分解成越来越小的碎片,成为微塑料,被自然和动物吸收,进入生态链,甚至进入人体。科学家已经在人们的肺、肝脏、脾脏和肾脏中发现了微塑料,最近的一项研究在新生婴儿的胎盘中检测到了微塑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现,塑料颗粒会导致人类遗传学、大脑发育、呼吸系统问题和生育问题发生变化,不过对人类健康的全部影响仍有待研究。

迄今为止,在全球产生的70亿吨塑料垃圾中,只有不到10%得到回收利用。此外,大部分一次性塑料产品由化石燃料生产。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的数据,塑料还导致全球变暖,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2019年全球排放量的3%以上。到2040年,人们预测,与传统化石燃料塑料的生产、使用和处置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增长到全球碳排放的19%。

塑料污染的解决方案,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推动,需要投资者调动资金、制定标准,也需要个人和社区用行动减少对塑料的依赖。研究表明,到2040年转向循环经济,有助于将排入海洋的塑料量减少80%以上;将原生塑料的产量减少55%;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5%;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创造700,000个额外的就业机会,改善数百万工人的生计。

是时候改变我们生产、消费和处理所用塑料的方式了。

我国2007年开始加强对塑料废弃物进口的限制,在2017年对非工业塑料进口实施了更严格的永久禁令;已建立起由市场自发形成的覆盖广泛的废塑料循环利用体系,每年回收废塑料量世界第一。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减少固废生产,强化固体废物治理体系。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