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考报名遇上专业调整:普通高校新增21种本科专业 “新工科”领跑调整榜|焦点速递

2023-05-12 15:11:5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年即将高考的考生,愿意在高考后填报一门新设立的专业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初报志愿时,我在计算机科学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这两个专业之间犹豫过,计算机科学是传统专业,覆盖面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新专业,更贴近技术发展。”北京一所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三学生吴羽霖(化名)说,自己最终选择新专业,主要是为了方便就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可以说是近年来增设最多的新专业,2016年在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南大学率先开设以来,目前已遍及国内700多所高校。

而根据近日教育部发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1641个、新增审批专业176个。

其中,新增数字经济专业的高校有77所,是新增备案专业中数量最多的。其次是人工智能专业,新增59所。

大数据类专业仍很受欢迎,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有30所,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高校有38所。

此外,还有21种新专业是首次设立,并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这21种新专业一方面与前沿技术发展紧密相关,比如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科学、资源化学、电动载运工程、未来机器人、生物材料等,另一方面与社会生活需要紧密相关,比如家庭教育、孤独症儿童教育、无障碍管理、乡村治理等。

专业调整正在加速

专业调整是高等教育办学的常态,教育部每年都会发布年度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备案与审批有何区别?

根据相关规定,我国设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高校新增专业时,如果是目录内专业(除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外),按备案程序办理;如果是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或新专业,按审批程序办理。

此前,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为支持高校积极探索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此次首次在工学门类下增设交叉工程专业类。截至目前,本科专业目录共包含93个专业类、792种专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以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计算,两年内优化调整其中的20%,平均每年需要调整6000多个。按照《改革方案》要求,每年调整力度约相当于2021年的8倍。

最新发布的2022年备案审批结果表明,调整正在加速。

从撤销专业来看,据统计,2019-2022年,全国高校每年撤销本科专业数量分别为367个、518个、804个、925个,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

从新增专业来看,有学者对2012年以来的新增专业梳理发现,在初期,物联网工程、商务英语、酒店管理、金融工程、财务管理、工程造价等传统热门专业增设较多,但随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人工程等新兴技术热门专业数量提升。

“考研和就业是同学们选择专业最主要的因素,但考研终究也是为了就业。这几年,就业市场变化很快,以前的热门专业突然变得就业难,所以大家对新兴专业的兴趣很大。”吴羽霖说。

不过,储朝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就业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矛盾突出的问题,仅仅靠已经使用多年的专业撤销、新增与调整措施,未必就能赶上当前就业与产业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思路。

“更有效的问题解决方式是放权高校,让高校能够有空间、有条件、有自主权实行规范的学分制与选课制,至少可以先让一部分高校试行。”他说。

数据和智能引领新专业潮流

新增专业中,新工科一路领跑。

2022年首次审批的21种新专业中,工科专业有6种,数量第一;2021年首次审批的31种新专业中,工科专业有14种,同样数量第一。

2022年的6种工科新专业分别是:电动载运工程、未来机器人、生物材料、医工学、安全生产监管、飞行器运维工程。

今年,东南大学新增未来机器人专业,这是以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为支撑,融合信息、电子等方向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机器人未来技术发展的人才。

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殷国栋介绍:“未来机器人不是放在一个学院去培养的,东南大学的双一流学科,包括机械工程、自动化、仪器科学、计算机、信息工程等所有学科都在支撑。”

据介绍,未来机器人专业预计招生50-60人。该专业将面向新生进行二次选拔。

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电动载运工程专业也设在东南大学,据介绍,电动载运工程专业融合了电气工程、新能源、载运工具、人工智能、信息通讯、网络安全等跨学科跨领域知识。

近年来,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新增数量突飞猛进。但现在,这两个专业的布局正趋于成熟,新增数量明显放缓。

人工智能专业于2018年新设,第一批开设的高校有35所,第二年迅速增加至180所,2020年小幅回落至130所,2021年度全国只新增了95个,较最高峰时已回落近一半。2022年继续回落,只有59所。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设立的时间稍早,始于2016年,开设规模更大,目前已有700多所高校开设。2022年新设高校数量回落至30所。

虽然人工智能、大数据新增专业数量回落,但以数字、智能为标签的新增专业仍在不断出现。

在大数据领域,还有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数据计算及应用这两个分属管理学、理学门类的专业。2022年,分别新增38个、5个。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偏重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则强调数据建模、数据分析,两种专业一个强调应用,一个强调底层。”某高校数据科学系工作人员说。

在智能领域,智能科学与技术是2004年开始新设的专业,目前进入了全国100多所高校,2022年新增9个。有的高校是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

智能化趋势向细分领域渗透,2022年新增了智慧能源工程(1个)、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3个)、智慧水利(8个)、智慧林业(7个)、智能地球探测(1个)、智能运输工程(2个)等新的“智慧+”专业。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和社会需要,也是高校新增专业的重要因素。

江苏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112个,其中,新增最多的为智能建造、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工程、机器人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紧密对接江苏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

此外,新增了知识产权、助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等急需紧缺专业,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民生建设急需。

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新增虚拟现实技术专业,该校介绍,这是学校积极响应江西省“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的具体行动。

新增专业中,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孤独症儿童教育、无障碍管理专业引发关注。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两个专业都是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所设立,旨在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投身特殊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近年来,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对专门师资的需求更加迫切。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将以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和康复机构为主。

一家儿童脑健康服务机构教师李云(化名)告诉记者,近年来,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大量出现,师资主要以特殊教育或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为主,亟需提高专业对口程度。

当孤独症儿童进入学龄,目前主流的教育理念是开展融合教育。但目前,有关孤独症儿童教育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专门针对融合教育的专业人员更是凤毛麟角。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只有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培养专业的孤独症师资,只有华中师范大学等开设融合教育专业,面对在普通学校日益增长的孤独症儿童的人数,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有很多普通学校建好了资源教室,却找不到专业的资源教师,只能让校内教师兼任,同时还缺少治疗师、心理师、社工等。”李云说。

据统计,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2800余个专业布点,占目前专业布点总数的4.5%。教育部表示,本科专业类型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