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未来5年,优质道地中药材的需求会持续增强,但道地产区意识和抗市场风险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第十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联盟发起人及理事长张伯礼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据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下称“联盟”)发布的《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披露,我国共有药用资源1.6万余种,其中药用植物1.4万余种,药用动物两千余种,药用矿物千余种。2022年中药材种植规模达6400亩;2022年1~9月,中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5138.1亿元,同比增长5.8%。“三无一全”(即无硫黄、无黄曲霉素、无公害,全过程可追溯)药材累计56个品种、69家企业、110万亩以上。
《蓝皮书》指出,中药材讲究道地性,但在实际生产中,各地道地药材意识还较为薄弱,滥用道地药材称呼、盲目引种和扩充产区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价值高的道地药材,各地纷纷引入,一方面造成产区被动变迁,道地产区存在被所谓的新兴产区取代的风险;另一方面导致部分中药材供求失衡,市场价格呈现大幅波动趋势,陷入“一涨就种,一种就多,一多就跌”的怪圈,对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农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风险。
同时,中药材是一二三产紧密相连的特殊产业,存在“低、小、散”的种植现状,与生产成本和技术要求较高的矛盾突出;产品订单率较低,市场信息不对称,定价权由深加工企业掌握;农民小额贷款难,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并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双重影响,缺少产销合作组织和龙头加工企业带动,“产-加-销”一体的产业链尚未形成,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张伯礼坦言,我国中药材品种众多,药材道地属性明显,如吉林人参、田三七、川贝母、“四大怀药”“浙八味”“湘九味”“福九味”等。随着野生变家种、南药北种、北药南栽,药材品种混杂,品质参差不齐。众多企业和农户种植不规范,生产经营混乱无序,难以形成明显的品牌效应,导致价格、质量、产量出现各种问题,往往造成“药贱伤农,药贵伤民”。
尽管目前有部分省市出台了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等相应文件,支持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但尚未形成全国性制度,且尚不能满足全面提升中药材质量和品牌价值的需求。
为此,张伯礼建议,在国家相关委局支持下,实施道地药材地方政府专卖制度,由各地省政府负责本区域道地药材专卖,专卖不垄断,引导市场良性发展,共同确定本省区道地药材品种、质量及等级标准。同时,地方政府协调好有关部门,集中开展优良种质培育,从良种繁育、栽培、采收、产地加工、仓储、物流、到销售开展全产业链监管;地方政府发布道地药材质量及分级标准,颁发相应标识,打造区域品牌,扶植地方中药材产业。
针对各地中药材生产和布局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张伯礼建议全国统筹布局,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并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产业优惠和保护政策,避免盲目引种和扩充产区,引导非道地产区逐步退出道地药材生产;并加强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指导,缓解生产分散决策导致的总产量和价格大幅度波动,推动建立以优质优价为导向的价格形成机制。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热门